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康聚恺 通讯员 李聪 贾世鹏 刘恒硕
沂河新区是临沂市“中国工程机械名城”建设的核心承载区。近年来,该区以“产业链思维”锚定高端工程装备赛道,通过精准招引“链主”企业、培育本土配套力量、推动核心技术攻关,构建起从原材料供应到整机出口的全链条生态,高端工程装备产业链实现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集群化发展。
链主引领:整机企业“换挡提速”
走进山东柳工(000528)叉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电动叉车装配线正高效运转。“今年前6个月,我们已完成全年8.5亿元目标的50%。”公司副总经理刘继业介绍,作为柳工布局北方的战略基地牛博,临沂工厂2024年销售额预计突破6.7亿元,较去年增长显著。“目前企业正从内燃叉车向电动叉车转型,行业电动化占比约35%,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内将电动产品占比提升至50%以上。”
这一转型背后是市场与政策的双重驱动。“欧美、日韩及国内华东、华北市场对电动叉车需求旺盛,但临沂‘四电’(电机、电控、电池、充电机)供应链尚存空白。”刘继业坦言,企业正与本地政府协同招商,破解配套瓶颈。
距此不远的山重建机有限公司同样马力全开。“明年焊接机器人和智能装配线投用后,产能将从目前的1.8万台提升至2.5万台。”工艺管理部科长齐彬彬透露,企业通过“AGV物流+人机互联”改造,产品质量提升5%,生产效率与产能均增长20%。其自主研发的13款欧五排放挖掘机将于明年底覆盖当地90%市场,近两年开发的智能电控系统更成为抢占高端市场的“撒手锏”。
强链补链:零部件企业“精耕细作”
在山东金利液压科技有限公司,升级后的电镀生产线正稳定运行。“盐雾实验等级从200小时提升到400小时以上,产品寿命大幅延长。”研发部部长王洪林介绍,企业通过先镀镍后镀铬的双层电镀工艺,成功打入沃尔沃、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供应链。“去年与山重建机的交易额达3000万元,目前公司相关配套企业全市共46家,沂河新区占17家,沂河新区企业占采购额的80%。”
作为国内液压零部件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,金利集团年产100万只油缸、1000万根液压油管、2万台套液压油箱,装载机液压油缸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%。“我们不仅服务山重建机,还与山东临工、徐工等深度合作。”常务副总经理徐良波表示,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改造,将零部件检测、打码、识别全流程自动化,产品合格率再提升5%。
创新赋能:集群发展“聚链成势”
“围绕‘做大整机、做强配套、做优服务’,我们绘制了‘三图六表’,精准招引‘链上’项目。” 临沂沂河新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(工信科技办公室)党委委员、二级主管刘月震介绍,更关键的突破在于创新生态的构建。“我们推动工程机械研究院落地,促进高端智力与本地企业嫁接。”刘月震说,从液压件耐久性提升到整机智能化升级,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正成为常态。
目前牛博,沂河新区基本形成了以山东临工、山重建机、柳工叉车等一批整机生产企业为龙头,以金利集团、三友重工、硕诚机械、宇顺机械等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为支撑,以临工物流、宇顺物流等物流、租赁、销售服务企业为纽带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。高端工程装备集群获批2024年省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